示范典型引领谭正义ldquo谈
一个人,脑子灵不灵光,是先天的赋予。 一个人,愿不愿意奉献他人,是后天的选择。 两者具其一,好。两者兼具,更好。纳雍县人大代表谭正义两者兼具,既有先天赋予的灵光脑子,又有自我选择的奉献自觉。 谭正义“谈”正义 补上一笔,将“C”连成“O” 前不久的一天夜里,产业公路的堡坎垮塌了,当时,谭正义正在睡梦中。 翌日一早,谭正义习惯性地驾车来到公路建设现场督工,可眼前一幕让猝不及防的他惊愕不已——原本封顶的堡坎垮了,公路前沿露出一个豁口,垮塌的石头滚到农家地里,横七竖八。他不着一词,默默站了一会,转身离开。 堡坎垮了,他不能垮,随即电话吆喝施工人员重新砌筑。 堡坎垮塌的这条路,是纳雍县骔岭镇小屯村营头组的产业路,一头连营头,一头连坪箐村谭家冲,长约一公里。 营头和谭家冲毗邻,连接这两个组的通村路依山而走,犹如蛇行,绕出了一个巨大的“C”形。营头人要到谭家冲种地,农资得沿着“C”形公路绕上大约4公里弯路,种地是除了锅巴不剩饭的赔本买卖。 营头与谭家冲之间的地块肥,插上筷子也能生根,然而,种地绕路之难却让营头人纷纷放弃了耕种。 年3月,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入小屯,用于开凿营头到谭家冲的产业路。骔岭镇领导让小屯村支书王祖军接招,王祖军摇头,因为这是一碗水还原不了一碗的差事。这当口,家住谭家冲的纳雍县人大代表谭正义主动站了出来:“让我来,就算贴钱也认账,因为不修这段路,这一片土地根本就盘不活。” 接了招,开了工,谭正义一边协调修路占地,一边组织施工,很快就开通了毛路,原来“C”形的公路被他补上这一笔,连成了“O”形。而这一次堡坎垮塌,更让他补上了一笔钱:“不垮,我都还要贴钱,垮了,贴得更多”。 贴就贴吧,只要营头群众满意,其它的都次要了,谭正义谈的,正是正义。 钟情一业,把粮农变成产业工人 在纳雍,人大代表谭正义是几十家茶企里知名的领头羊,亩的茶园面积,把他推到了“种茶大户”的头把交椅上。 14年前的春天,在挖掘机的咆哮声中,荒山上的灌木丛被一一起底,荒山摇身变成梯土。那时,谭正义才38岁。 这个春天,14年前的梯土已经变成了绿色的茶园。眼前的沧海桑田之变,不时会引发谭正义的内心感慨:“人生记得住开头,想不到结尾。当时,我想象不出今天的模样,但是今天我仍然能够回忆当初的情形”——如今,像大地指纹一样规则的层层梯土,当初就是他谭正义每天开着挖掘机逐一开垦出来的,挖掘机声嘶力竭的咆哮至今还回荡在他的耳鼓里。 今天的模样是啥样?“茶在花中,花在茶中,就像56个民族一样和谐。这是我想要的样子,也是茶旅体验的底子。”站在茶园里开得灿烂的樱花树下,谭正义有些自豪。 14年的坚持,足以自豪。而他最自豪的,还是荒山变茶园之后把单家独户的粮农转变成为产业工人的引领。“现在每天都有多农民工采茶,手脚麻利的,每天收入多块钱”。 海拔米的高度,鹰,不请自来,云,不种自生,茶,久种难活。这是谭正义面对了多年的现实。 与14年前灰黑色的泥土相比,这里的第14个春天,已然滋生出丰富的颜色,红色的杜鹃花,粉红色的樱花,白色的山茶花,绿色的茶叶,将轮回的春天装扮得五彩斑斓。“我是一个胆大的农民,一直挑战高山不能种茶的魔咒,到底,我赢了。” 架起一管,引肥水流入“外人田” 3年前的一天,骔岭镇祠堂边村支书李隆全来到谭正义的雾翠茗香茶叶公司参观,“猪—沼—茶”链接的有机循环体系,让李隆全内心一振,决定回去种茶。 李隆全和谭正义是老朋友,隔在他们中间的,就是一条名叫“挑煤冲”的山沟,以及一座长满杜鹃和山茶的高山,两地海拔的相似性、土壤的同一性,给李隆全壮了胆,而谭正义的承诺更让李隆全和他引领的茶农吃了定心丸。 李隆全一吆喝,几场院坝会一开,人心聚拢了,人均1亩茶的计划很快落地,农户自种自管一时成为祠堂边村的产业风潮。 祠堂边村的茶叶种成了连片,可有机肥的缺席却让大家犯难。谭正义这时开始着手兑现当初的承诺——他投资40多万元,把输送沼液的管道从一个山头架到另一个山头,让自己的沼液自流到小屯的地盘上,最终让李隆把沼液引到祠堂边村的茶园里。 眼下,输送工程尚欠扫尾部分。为让祠堂边村的茶园及早补充营养,谭正义不等输送工程启用,就先用罐车送沼液,挑战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中国传统自利思想。 输送工程尚未竣工,但工程彰显出来的决心已是人所共知——如今,路人经过挑煤冲,抬头一望,横跨挑煤冲的沼液空中输送走廊上,白底红字的“云雾高山育佳茗,雾岭红茶香飘四方”标语分外醒目,大大咧咧地昭示着谭正义的决心与愿景。 今年春天,祠堂边村的茶叶可以开园采摘了,单家独户的茶农由于没有加工设备的配套,只得眼睁睁看着疯长的嫩芽变老。谭正义这时放出话来:“你们建不起加工厂,也没有必要建,只管采来,我免费给你们加工……”众茶农一听,都送来鲜叶,拎回干茶。 谭正义谈起自己的这一次“正义”,说:“帮他们加工一点茶叶,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不能在加工瓶颈上挫伤老百姓的积极性,要培养他们的产业情怀,带着大家一起走。” 一个人独自走,可能走得很快。但如果要走得远,必须是一群人相约而走。作为人大代表,作为茶企领头羊,谭正义懂得这个理,所以才把“肥水”沼液免费送过山去,才把山那边农户的茶叶加工揽过来,“就是想让大家一起走,走得远”。 记者:周春荣 编辑:罗毅 编审:周春荣 终审:张应旭 文稿投稿邮箱:gtny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btl/4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杜鹃花,让人断肠的凄美暮春诗词
- 下一篇文章: 拾秋诗社诗词微刊第期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