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之形象篇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这是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一、诗歌形象的分类 人物形象,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我们还可以把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江雪》中的渔翁)。 景物形象,是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它又可以分为自然景象和社会景象,自然景象如《咏柳》中的柳,人文景象如《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等。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称之为“意象”。 事物形象,是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我们在本章节的主要复习目标有三点,分别如下: 1、了解常见诗歌形象的典型意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 3、学以致用,小试身手 二、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 (一)鉴赏诗歌中的意象特征 1、掌握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 ①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 ②思乡类:月亮、鸿雁、双鲤、捣衣、杜鹃、斜阳。 ③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 ④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冰雪、蝉。 ⑤爱恋、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比翼鸟。 ⑥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羌笛、青冢。 ⑦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 2、了解诗歌意象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选择什么意象来表达什么情感? 2)这首诗中的什么意象具有什么特点、内涵或作用? 3)这首诗为什么要选择某个意象? 3、理解古诗中的意象作用四角度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意象贯穿始终,为线索作用;照应作用;铺垫作用。 从塑造形象的角度分析——表现意象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自然特征”即意象自身特点;“社会特征”即意象的深层意义,比如对其他形象(含人物)的衬托作用以及象征作用 从意境(环境)的角度分析——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或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或环境 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分析——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作者的情感 此外我们还要通过感知景物特征(形、声、色、乐、哀),结合语境和写作背景进而体会深层含义。 4、掌握诗歌意象的答题步骤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5%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btl/5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诗经里,那株其叶沃若的桑
- 下一篇文章: 十二星座代表十二种花十二种不同花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