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莫愁湖2023年春见海棠
南京城的水西门,明代时也称三山门。门外有莫愁湖,最初地名叫横塘,后来因一民间传说而更名。 相传洛阳有一位叫莫愁的美丽女子,15岁时父亲病死,她卖身葬父,被南京的商人卢员外买回家做儿媳妇。莫愁生性善良,常常接济周边穷苦百姓,施药送粮,深得众人喜爱。后来莫愁的丈夫从军戍边,一去便杳无音信。莫愁因貌美被一有权有势的人相中欲强抢,莫愁宁死不从毅然投湖自尽。人们为了纪念她,将湖命名为“莫愁湖”。 莫愁故居的莲花池内,塑有一尊两米高的莫愁女塑像,已成为南京标志性景点之一。塑像采用汉白玉材质,净白纯洁如同莫愁。年复一年,莫愁伫立在花间,静观尘世间不断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 莫愁湖的海棠花,在南京最为有名。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诗经》中耳熟能详的句子:“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这里的木瓜指的是木瓜海棠的果实。可见自古就用借海棠来表达爱情。不止果实,海棠花纹也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因“棠”与“堂”谐音,故有“玉堂富贵”“满堂平安”的吉祥寓意,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 传统海棠花纹据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四品分别为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其花形较大,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如晓天明霞。 西府海棠花名有如此解释:海棠为花中最美,而西府犹最。于海棠色艳而媚、体弱而娇,睇视久之,轻盈欲语,恍然初睡,真可度驾群芳、标绝诸卉。 大诗人陆游非常喜爱海棠花,赋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赞美了海棠的艳美高雅。在另一首诗中描写:“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更是生动描述了海棠盛开时鲜艳明媚的红花绿叶,一树繁茂的花朵欣欣然与朝日争辉的情景。 多情的大才子苏东坡,也曾留下一首《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的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慢慢弥漫开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当月亮转过回廊,月光离开了海棠的芳容,老苏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怎么忍心让她独自栖身在黑暗之中呢?如果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在这夜深人静之时,能陪伴她的,只有我老苏;能陪我的,也只有这海棠!我且将红烛点亮,让烛光为她驱除这漫漫长夜的黑暗吧! 梁实秋先生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描写西府海棠:“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 西府海棠还是花苞时,像胭脂一样红艳,等到开了之后,花瓣的正面是淡粉红色,背面仍较红。每朵花姿态娇美,因花茎细长,一阵春风掠过,花叶俯仰错落,浓淡有致。风若再大些,花与花之间发出细密的摩挲声,树间便零零散散飘落起了海棠的花瓣雨,娇嫩的花瓣散落石上草间,我见犹怜。不知曹雪芹当年是不是受了花瓣雨的启发,写出了千古名著里的精彩一幕——黛玉葬花。 最后,送上古人的花评,与诸君在芬芳中陶醉。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 茶呈雅韵,李谢浓妆。 杏娇疏雨,菊傲严霜。 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 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 芍药芳姿少比,石榴丽质无双。 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梨花溶溶夜月,桃花灼灼朝阳。 山茶花宝珠称贵,腊梅花磬口方香。 海棠花西府为上,瑞香花金边最良。 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球郁李,点缀风光。 说不尽千般花卉,数不了万种芬芳。 谢谢各位共赏,后会有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btl/6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庆被名字耽误的景区,景色壮美却游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