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自原作者美篇

滇西南观鸟记(一、腾冲篇)(转载)

第三天中午,出发去康藤-高黎贡营地。

营地在腾冲东南约60多公里。在上海出发前,曾和营地确认是否能安排车来接。结果回答是不负责接送,只能自驾过来。然后特别嘱咐必须用四驱车,普通城市两驱suv都不行。因为最后10公里是无铺装的山区土路,普通车辆很难通过。只好在当地神州里租了辆唯一的四驱车型科帕奇。

前60公里是G国道,虽然是山区两车道公路,曲折盘旋,但是路边山林景色宜人,开着很舒服。

车行一个小时后,按照导航指示转上公路边的一条无名土路,通往一个叫“小地方”的山村。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避让石块大坑急弯,开到了“小地方”。虽然颠簸,但路还算宽,大多数路段还能勉强会车。心想不过如此。

在村里遇到从营地下山的货车,货车司机指点了接着去营地的道路,嘱咐我们慢慢开,前面三公里路况不好。这才知道真正考验还没开始。

接下去是越野技巧速成+实战正式开始。深辙,大石,塌方区,炮弹坑,搓板路,溪流泛水路面,砂石陡坡……。全程仅容一车通过的上坡路,各种路况考验想躲都躲不开。两次车轮被卡住,被迫倒车下坡。停车观察选择线路后加大油门加速冲过。人在车里颠得左摇右晃,脑袋都晃晕了。幸好土路还算干燥,没有湿滑,而且绝大部分路段没有紧贴山崖,不算太危险。终于终于,营地的木栅栏门出现了。不到十公里的土路,开了整整一个小时。

00:16

借用一张营地的宣传照片。这个木栅栏就是营地外围的入口了。

营地搭建在离地4-6米高的栈道上,面前一座进入营地栈道的竹制大门口吊桥高悬。工作人员推来两侧的竹梯,再放下吊桥,共同搭建成登上栈道的阶梯。

如同电影《金刚》里部落山寨的营地入口大门

沿着阶梯登上栈道,豁然开朗。一公里长的栈道沿线分布着15座帐篷客房,以及前台,餐厅,图书馆,会议室等公共设施。

客房帐篷也搭建在离地6米左右的钢架上。这样能最大限度避免破坏地面植被,不妨碍野生动物地面活动。

接下去的几天里,除了参加营地安排的两次徒步,其余白天时间我几乎都在栈道上背着相机来回走。

营地地处高黎贡山南麓,毗邻高黎贡自然保护区,海拔将近米。由于植被茂密,含氧量高,基本不会有高原反应。

这里是低纬度亚热带,白天日照强烈,气温上升迅速,夜晚则由于高海拔而寒气逼人。一年分为雨旱两季。通常5月到10月是雨季。雨季里的营地终日雨雾迷蒙,非常潮湿,几个月内都很少见到阳光。今年雨季格外漫长,直到10月底才刚刚结束。

丰沛的雨水滋养了极其茂密的植被。主要乔木是由壳斗(栎属),以及山茶,杜鹃,蔷薇等科植物组成的常绿硬叶林(我对植物一窍不通,这里基本照抄工作人员的口头介绍,如有错误请指正)。而硬叶林下还有茂密的竹林和灌木。

栈道高度比硬叶林的树冠层稍低一点。在栈道上可以平视通常在树顶层活动的鸟类,但是向下的视野则被茂密植被遮挡,在底层灌木和地面活动的鸟类和动物基本都看不到。

为了安全起见,住客可以在栈道上活动。如果要下到地面或者走出营地,需要工作人员陪同。所以可供观察鸟类的活动范围不大,基本就是栈道两边的树丛顶部。

栈道上看到树林

总体来说,记录到的鸟种不如预想的多,也就20多种。主要是各种雀鹛,凤鹛,柳莺等小型鸟类。

主要包括橙斑翅柳莺,栗头雀鹛,赤尾噪鹛,红嘴相思鸟,褐头雀鹛,纹喉凤鹛,黄腹扇尾鹟,棕颈钩嘴鹛,云南雀鹛,白领凤鹛,棕臀(棕肛)凤鹛,斑喉希鹛,蓝喉太阳鸟,锈胸蓝姬鹟等。

褐头雀鹛

斑喉希鹛

纹喉凤鹛

栗头雀鹛

云南雀鹛

白领凤鹛

棕颈钩嘴鹛

棕臀(棕肛)凤鹛

锈胸蓝姬鹟

黄腹扇尾鹟,也是个长相呆萌的肥啾

橙斑翅柳莺

蓝喉太阳鸟

有一对林雕通常午后会在山上盘旋。在参加营地组织的徒步时,在山脊上恰好遇到一只林雕贴着山脊迎面而来,可是相机却被近处的树梢干扰,没对上焦,失去爆框的机会。只剩下高空盘旋版了。

最有趣的是一只黄嘴栗啄木鸟,不知为何怼上了我们隔壁帐篷外挂着的一面镜子,几乎每天都要来啄镜子的木边框。这样的户外镜子每个帐篷都有,但是它就认准了隔壁的这一面。工作人员说它已经坚持了一年多,镜子更换了好几次,可是它还是锲而不舍。但是它也非常警觉,只要有人靠近它就立刻飞走。我看到过它三次,每次都只能看到它飞走的背影,没得到拍摄的机会。**此照片来自网络

营地安排过一个营地范围内的短徒步和一个2个多小时的小环线徒步. 营地范围内有一条山溪,山坡下还有护林员筑堰围起的一个小池塘.可惜水边也没有发现什么鸟.小环线徒步是从山腰到山脊,山腰是阴暗的林下,山脊则主要是竹子灌木和蒿草,光照很好,但是植物过于茂密,基本上都看不到什么动物.

后来遇到营地负责人,他也是自然爱好者,平时背着大白到处逛。据他介绍,高黎贡南麓的鸟类的确比北部的百花岭要少。而且现在季节也不算好。这里的杜鹃花季在2-3月,现在还只有花苞。而今年雨季特别长,雨水特别多,很多果树都没有结果。既无花又无果,鸟自然就少见了。如果在雨季,鹧鸪,白鹇,原鸡之类地面活动的鸟,会到道路上来晾干羽毛,比较容易看到。 

野生猕猴桃,动物们喜爱的食物。今年结果也很少。

马缨杜鹃。现在只有极少几朵开放,而到2月份时漫山遍野。

现在山野的野花也不多,某种龙胆

野生山茶,植株有3-4米高。碗口大的花

某种寄生植物的的果荚

这里面都有些啥?

似乎是某种槲寄生的果实

至于兽类,营地周边经常有黑熊,野猪,黄麂,豪猪活动。我们徒步时看到过新鲜的野猪拱土痕迹。每年秋季会有一小群小熊猫来营地周围的果树上吃果子,但是今年小熊猫喜爱的几棵果树都没有结果,所以到目前都还没有看到它们。营地紧邻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区。保护区也面临碎片化的问题。附近有个四只长臂猿的小家庭被公路与保护区里的其他家庭分隔了,去年还损失了一个家庭成员。

虽然说得挺热闹,但是我知道,森林里的兽哪有那么容易碰上。

结果那天刚回到房间,LP神秘兮兮的跟我说,猜猜我拍到了什么? 我说难道拍到了那只神经病啄木鸟。 LP说,啄木鸟算什么!打开手机一看,竟然是一只在栈道上散步的小熊猫。镜头里的小熊猫显得不慌不忙,还回头看了LP一眼,赏了个正脸,然后才翻过护栏钻进旁边的树丛。很多营地工作人员都只看到过它的背影呢。 

我既高兴,又遗憾,可惜没有亲眼看到。和这几张手机照片比,我相机里那些鸟的照片顿时相形见绌。 距离之近,手机都能拍得清晰,用我的相机那一定是数毛版的“证件照”啊。说实话,错过这个机会真的是有点耿耿于怀。 直到几天后,在盈江拍到同为国二保的巨松鼠,以及国一保的熊猴,心情才算稍稍缓解。可是,这两个加起来也没小熊猫那么萌啊。 

总体来说,这个营地是个城市里的人完全放空,体验原生自然的好地方。近乎完整的生态系统,远离喧嚣,没有电视,除了徒步和图书馆阅读,没有任何其他娱乐活动,(有WiFi)。营地所处的山坡风景优美,空气通透,每天清晨日出时都有云海。远处的龙江特大桥,是亚洲主跨最长的高速公路桥。米高的桥塔在云雾中隐现,雄伟壮观。还可以远眺腾冲火山。晚上营地里特意控制了灯光,可以完全没有光干扰的观星,满天繁星能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同时营地硬件设施非常好,帐篷舒适温暖,内部陈设是safari风格的可移动家具。水电供应正常,晚上有暖气和电热毯。营地三餐全包,用当地食材做的家常菜和土鸡火锅美味可口。营地的工作人员,除了经理,前台,厨师等少数几位是从保山招聘,其余都是山下“小地方”村的当地村民,纯朴热情。

当然,对于喜欢热闹,或者不太热爱自然,或者“过于”热爱自然,希望随时能看到野生动物环绕四周的人来说,这里可能有点无聊。

还有就是路实在难走。另一对客人在腾冲请了当地的司机,开一辆荣威suv送他们上山。结果那辆荣威在上山路上撞坏了底盘,勉强开到营地后司机开下山去,却不愿再上来接他们下山了,说路太难走,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下去。不知道他们最后怎么解决。在山上的几天里,其实我也有块心病,就是如何把车开下山。我们仔细计算了出发时间,避免在天还没亮的时候走山路。但是不料离开那天早晨起了大雾,虽然天已经微亮,但能见度很差。LP要赶飞机回上海,只得硬着头皮出发。幸好有了上山的经验,对路况也有了预判,一路算比较顺利。只是开到“小地方”村后,在村里转了两圈才在早起的村民指点下找到正确的下山路。

康藤-高黎贡营地鸟种汇总

林雕

黄嘴栗啄木鸟

绿背山雀

橙翅斑柳莺

黄眉柳莺

黄腰柳莺

斑喉希鹛

红嘴相思鸟

褐头雀鹛

白领凤鹛

棕臀(肛)凤鹛

蓝喉太阳鸟

黑胸太阳鸟

三道眉草鹀

环颈山鹧鸪(鸣叫)

黄腹扇尾鹟

棕颈钩嘴鹛

栗头雀鹛

云南雀鹛

锈胸蓝姬鹟

赤尾噪鹛

纹喉凤鹛

当时觉得不算很尽兴。但是现在回想一下,作为第一次到这里的游客,独自纯野拍能拍下这些也已经算是不错的收获了。何况还有小熊猫加持。上午10点到腾冲机场,送走LP,还了车。和鸟导小余顺利碰面,出发去盈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bzl/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