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山中偶见杜鹃作

熊娟娟

白雨跳珠乱入山,重重烟色客难还。

穿林更听鼓声促,过岭偶窥西子闲。

千寸绛绡连碧锦,一抔清露浥红颜。

何须摘得花中冠,妍冶风光在此间。

上半首叙事,下半首写景抒情,章法井然。颔联写雷声中山行见杜鹃花事,点题。第六句极妙,极有风致,对仗亦工整。尾联以不竞名位自然妍冶作结,有世外风。不足处“客难还”三字不好,过于直露无味。

梦中观杜鹃有感

熊雨维

闲时弄楚田,闭户访先贤。

浊酒一杯饮,山河万里连。

长川丰碧树,斜照染春鹃。

莫道关山远,与君共入眠。

“弄楚田”似凑韵。第二句以访先贤喻读书,有趣。颈联豪气万里,正是雨维君本色,赞赞。第六句染字妙,原来春鹃之色是为斜照所染。但尾联不够响,只说得杜鹃花身边即有,无劳远思这一层意思。另,本诗大概想把“梦中观杜鹃”一事之前因后果皆说清楚,但章法之详略关联并未做好。如第二句,“访先贤”三字便完全落空了,后面皆未关照到这三字,仅表达了读书这一层意思,若是长篇古诗,此种叙事无妨,若在小巧精致的律诗中,便是浪费了。

此诗“访先贤”三字在后六句没有着落,的确是毛病。其他问题不大。

过静湖见杜鹃花

程怡

小园春雨后,花落满回塘。

昔日枝沾血,今朝水染香。

修身悲怅惘,寄世恨凄凉。

常赖东君主,不教好景长。

颔联极悲切,然杜鹃花枝小花重,似不能如桃花般被风吹落满回塘,常常只落在枝下。又杜鹃无香,以水染香似亦不符。总之前四句虽好,却非咏杜鹃,竟似咏桃花。颈联尾联殊泛泛,非专指杜鹃也。

前半虽略有欠推敲之感,但大体尚可。杜鹃花期甚短(尤其是映山红),末句贴紧了这一特色。只是“赖”字要请再斟酌。

咏杜鹃

陈晗

也趁暮春发,殷红披莽原。

逢场慰地骨,照眼泣王孙。

颒濯清明雨,凄凉杜宇魂。

故山终不见,啼血染孤根。

用宋诗笔法,为杜鹃精魂写照。咏花叹鸟,浑融莫辨。全篇围绕“凄凉”二字写,前半以形,颈联以神,尾联复点染,笔墨集中。首句“也”字可考虑换字,不必以此意分散主题。

雨后杜鹃

陈盟

春雨洗青天,瘦花邀我怜。

嫣红能几日,蜡绿岂终年?

姣女存离草,小生收杜鹃。

玉壶乔木下,荒野尚鲜妍?

注:离草,即芍药。故乡有山,名“玉壶”。

颔联流水对,将意思流利写出。颈联凑。尾联回想故乡之杜鹃,以寄思乡之情,好。

入山扫墓(宽韵)

黄靓文

细雨入清明,潇潇万物青。

迎春花竞放,杜宇鸟空鸣。

野径飞红散,舒风抚绿凝。

河山春似旧,啼血意难平。

清明时节已是暮春,非迎春也。颔联对仗实工,且亦有致,然杜鹃花非如桃李花轻盈,用“飞红”似不妥。结句有余味,赞赞。

杜鹃

曾祥芸

阳煦脂霞蒸绛焰,满山秀萼染朱红。

红纱风抚似苗火,夜雨雷鸣若泼洪。

花落泣叹稀赏者,衷肠啼血满青丛。

归尘零落恍如梦,一世归程也似空。

此诗拗峭。然初学者不应专从拗峭入手,应先学好稳妥的写法,再由稳妥变为拗峭,方不易入歧途。首二句形容其红已经足够了,第三句再来一句显得重复拖沓了,应从别处写。下半首更佳,尤其第六句,所谓触目惊心是也。然此句从第五句来,赏者稀是啼血之因也,满青丛是花落之状也。无第五句则第六句,无第六句则第五句乏味,此所谓相得益彰。末二句复从花落满青丛中结出,归于如梦似空,令人感慨。

-END-

-启代雄于新变归宗旨乎雅正-

-新雅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hd/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