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它,才不负最美保康四月天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点击聆听音乐 烟雨艳阳天,山花发杜鹃。 人间四月天,鸟鸣花更幽。 又到了杜鹃花开、杜鹃鸟鸣叫的时节。 如果说,杜鹃鸟,是划破时间的身影与清音。 那么,杜鹃花,是驻足空间的红色与素雅。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 春三月,花朝节至,百花繁茂。人间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都是花,看得人目不暇接。 这时候,杜鹃花独守林间,从容地看着百花斗艳,一点儿不着急。 清明前,春日花事过半,桃花、梨花、樱桃花早已凋零多日,花落叶始开,树上挂上一层新绿,杜鹃花就苏醒了。 枝头上点点滴滴的花苞在春日的暖阳、春雨中茁壮成长,缓缓变大。 就像啄开蛋壳而出的小鸡一样,杜鹃花的花苞内似乎也有一股神奇的生命力,待时机成熟,挣脱花苞,在暮春中抖落出鲜红的花瓣。 此时节,正值杜鹃鸟来。因此,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写诗道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在我的家乡襄阳保康,杜鹃花历来是被叫做“映山红”的,这个名字全然来自乡民对对杜鹃花的细心观察。 杜鹃花,生长在海拔五六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山坡灌木丛里。这里,远离尘嚣,没有谁会在乎一株花开得是否灿烂。 清明前后,远看山上红绿相间,像铺展开来的绣花锦缎。走入林间一看,那一株株映山红如火焰燃烧,像红绸舞动。 杜鹃花,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金银花的清香,没有荷花的典雅,故大多不入厅堂庭院,依旧生长在自己喜爱的山林间,带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天性,开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在我国,杜鹃花素有“花中西施”的美称。这缘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的喜爱。 白居易被贬做江州司马时,终岁不闻丝竹声,但对于庐山上满山满岗的杜鹃花甚为倾倒。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书信里,他也不忘赞誉杜鹃花,与好友一道分享。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白居易闲来无事折两枝杜鹃花把玩细看,越看越觉得杜鹃花似乎不是人间的花。在他看来,如果用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和丑女嫫母来比拟世间的百花,那么,杜鹃花无疑是西施,芙蓉花、芍药这些都是嫫母。 后来,白居易从江州(江西九江)司马调升忠州(四川忠县)刺史时,长路迢迢,他宁可少带衣物,也要带上从庐山上挖下来的杜鹃花,一路护送到忠州。 来到忠州后,在白居易的照料下,杜鹃花不仅没有“水土不服”,还开花了。对于痴爱杜鹃花的白居易来说,这无疑是自己的一大杰作,他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写诗道“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 年前,有一位叫杨万里的人写道“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映山红。”杨万里说,实在没有必要去那些有名的园林里欣赏春光,这一路的杜鹃花就能让你赏心悦目了。 时维暮春,故乡杜鹃花开映山红,春光正浓。 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山上看看映山红,方不负这一抹春风。 (本文图片、文字均属原创,未经允许,禁止盗用、转载。如需使用、转载,请先联系。) ----------------------------------------------------------- -作者- 西郭书生,襄阳西郭外,乡野一书生。 出生于襄阳市区西边的保康县,笔名董守一,个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hd/4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杜新枝对姚爸说92年生的孩子已经死了95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