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220321/10467309.html

杜鹃是鸟类中的流氓,它们把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中,让宿主鸟代为孵化不说,孵化出来的雏鸟还会把宿主鸟的蛋或者雏鸟推出巢穴摔死。

这种巢寄生的行为在鸟类中十分常见,至少有上百种鸟类具有巢寄生习性。然而在鱼类中,也有像杜鹃一样具有巢寄生习性的种类。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马拉维湖中发现了14个南鲿巢穴,其中11个有巢寄生现象,寄生鱼类是湖中一种常见的鲇鱼,被当地人称为邦贝鱼。

被寄生的南鲿巢穴中,几乎全是邦贝鱼的后代,而成年南鲿会保护它们直到10厘米长。雌性南鲿和雄性南鲿都会喂养后代,它们将一些无脊椎生物带回巢穴,供小鱼们食用。

在南鲿的巢穴里,南鲿的后代和邦贝鱼的后代一起进食,一起长大。另外,邦贝鱼虽然将卵产仔了南鲿的巢穴里,但也不会不管不顾,它们会照顾自己的幼鱼,并且会积极保卫巢穴。

不管怎样,邦贝鱼与南鲿的这种寄生关系还算友善,邦贝鱼只是让南鲿帮忙喂养孩子而已。而一种被称为杜鹃鲇的巢寄生鱼类,它们的行为就十分恶劣了。

杜鹃鲇,也叫杜鹃鲶鱼,密点歧须,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种鱼与杜鹃多少有点关系。事实上,杜鹃鲇有着与杜鹃鸟几乎一样的寄生习性,它们可以说是鱼类中的流氓。

在非洲中部的坦葛尼喀湖中,生活着很多丽鱼,也就是慈鲷,它们繁殖季产下卵之后,会将受精卵含在嘴里,以保护它们不被其他鱼类吃掉。而且等鱼卵孵化以后,丽鱼也会把幼鱼一直含在嘴里。

杜鹃鲇就认准了丽鱼的这种繁殖习性,在丽鱼产卵的时候,将自己的卵产在丽鱼上方,并趁机吃掉一部分丽鱼的卵。丽鱼产卵结束后,会将附近的卵全部吞到嘴里,其中就包括了很多杜鹃鲇的鱼卵。

丽鱼会尽职尽责地照料口中的鱼卵和幼鱼,哪怕里面混进了很多杜鹃鲇的鱼卵。杜鹃鲇将卵产在其他幼鱼的巢穴中,这与杜鹃鸟的行为方式是何等相似。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幼鱼的种种恶行,与杜鹃鸟雏鸟也不相上下。杜鹃鲇的卵一般比宿主鱼卵孵化地要早,而一旦卵黄中的营养被消耗殆尽,小鲇鱼就会开始吃宿主鱼的卵或者幼鱼。

与杜鹃鸟雏鸟将宿主鸟蛋推下巢穴的谋杀行为相比,杜鹃鲇吃掉宿主鱼后代的行为,似乎更加恶劣,杜鹃鲇的称号实在是名副其实!

与邦贝鱼的寄生行为不同,杜鹃鲇是人类知道的第一种真正的鱼类巢寄生现象,也就是寄生物钟的后代完全依赖寄生父母生活。

对于寄生者来说,巢寄生是最大化生物适应度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试想一下,杜鹃鸟或者杜鹃鲇只需要将卵产下,就相当于完成的繁殖任务,这是多么简单易行的一件事情。

而无论是鸟类还是鱼类,亲自孵化和抚育后代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因为雏鸟或者幼鱼需要亲本亲自喂养。宿主鸟往往需要非常努力地觅食,才能将一窝雏鸟养大,而丽鱼为了口孵幼鱼,它们甚至长时间不进食。

而对于巢寄生的鸟类或者鱼类来说,它们只负责产卵,而不需要孵化和喂养,那么它们就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制造更多的后代。比如大杜鹃一个繁殖季能可以产下20多枚卵,这比其他鸟类只产5~6枚卵要多得多。

你可能会问,宿主难道认不出哪些是自己亲生的,哪些是寄生者的后代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还真的很难识别出寄生者的身份,我们用杜鹃来举例。

杜鹃在产卵时,并不是随便找一个宿主鸟的巢穴,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们会让自己产的卵无论是在颜色上,还是大小方面,都尽可能模仿宿主鸟的卵。

当然了,杜鹃鸟也做不到任意模仿,而是只模仿众多鸟类中的某几种,而且每次产卵都模仿这几种鸟。

比如说杜鹃A会将卵产仔宿主A的巢穴中,那么杜鹃A的卵就会尽量模仿宿主A的卵;而杜鹃B由于模仿宿主B的卵,因此杜鹃B的卵与杜鹃A的卵是有区别的。

当宿主鸟离开巢穴外出觅食时,杜鹃会抓紧时间,在几秒至十几秒内将卵产在宿主巢穴中。产下卵之后,杜鹃并不会马上飞走,而是等着宿主鸟回来后,观察宿主鸟的反应。

如果宿主鸟认出了杜鹃的卵,并将其啄坏或者推出巢穴,那么杜鹃很可能会展开一场报复行为,将宿主鸟的巢穴捣毁,这一点再次印证了杜鹃的流氓行为。

相比杜鹃鸟与宿主鸟的斗智斗勇,杜鹃鲇产卵就省事多了,它们的卵大小和丽鱼卵大小差多,虽然颜色有些不同,但以鱼类的智商,是无法识别出两者的区别的。

无论如何,巢寄生行为对宿主物种来说,都是十分不公平的。不过但目前为止,动物学家们还是没弄明白丽鱼允许杜鹃鲇巢寄生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样的选择压力会导致这样的极端状况出现:一条口孵雌鱼损失自己一次孵化的所有后代,同时为另一物种的幼体提供这么大的好处?

这个问题至今还未得到回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hd/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