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台山看花花
赏天台山云锦杜鹃花,要登华顶之峰。山峰高米。说登,是虚指。现在的人,早不如唐代的诗人及徐霞客们,用自己踏实的脚,一步步从山脚到华顶地丈量。现在我们是开着车,拥挤在柏油车道上,这叫“车登”。 我们一步步地往华顶挪。是车子的一步步挪。一米,几米,十几米,很少超过百米的畅通。 便羡慕当年的徐霞客。年5月,他来的时候,哪来这么多的车,哪有这么拥挤的“行路难”?独自发现,独自领略风光,独自惊叹,然后,写下有关华顶云锦杜鹃的文字,“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弥望,一望无际的美丽。 去天台山,原是慕国清寺而行,友人移山拍额击掌,5月天台山还有一大极致美景:上华顶赏高山云锦杜鹃。据他说,十数年前在天台工作,便不止一次上了华顶,可惜均不在5月。5月中的杜鹃盛花期,也仅为短短的10天左右。故当年他到华顶,抬头望千年云锦杜鹃树之高高乔木,看树上枝叶蓬勃,却不见众人讴歌的云锦杜鹃花开,但闻当地人倾诉花开之无涯烂漫——烂漫于他,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我们说,那就一起去圆梦啊。只是心下窃疑:这杜鹃花开,是在山顶上吗?这罕有的杜鹃花,是开在千米海拔的千年古树之上吗?这一树就开千朵红色、粉色、白色、紫色花儿的杜鹃,真的会让我们“满目撞见”吗? 我们规划,搜索有关资料,看到历代文人诗家对天台云锦杜鹃的描述,感到几丝模糊。白居易有写杜鹃花至美的诗句:“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看不出是否近观天台杜鹃后的感叹。李白来天台山,有诗云:“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未见杜鹃身影。宋徐大受为天台本地人,写下的“九葩一萼鹤翎红,开落梅黄烟雨中”,是最靠近描写杜鹃花之美姿的。清诗人潘耒有一首诗,写华顶的杜鹃和茅篷有关联:“天台六十五茅篷,总在悬崖绝涧中。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茅篷,为僧人居住的庵房。诗有禅意,花却只存谢去零落之影。清张联元则感叹云锦杜鹃未被收入皇家园林,作诗鸣不平:“翠岫从容出,名花次第逢。最怜红踯躅(云锦杜鹃别称),高映碧芙蓉。琪树应同种,桃源许并秾。无人移上苑,空置白云封。”其实,云锦杜鹃性喜寒,宜生长在千米以上的高山上,如果把它移栽到上苑,会得“不适症”的。 车上的导航显示:我们是从山腰距山顶5公里处开始“车登”,松松紧紧走到4公里。到3公里处,是缓慢迟滞。到达2公里,就是我们城市高架“严重拥堵”的架势,车子时常一动不动,要等待午后游完的车下山一辆,我们才可上山“顶替”一辆。一路曲折向上,车行如蜗牛。平时几分钟的车程,已经走了约2小时。距山顶2公里处时,已有许多身体壮硕年轻的朝圣杜鹃者,将车停在路边不影响交通的小角落,徒步上山了。确实,此时走路攀登,已明显快于“车登”。年轻人在5月的骄阳里开心着、喧嚣着,呼吸着山野的空气,健步向上,一对对、一队队,既让我们羡慕,又让我们生出“车堵行路难的焦虑”。导航显示到山顶是最后的米了,几乎要耗尽了我们的耐心。抬头搜看周遭近山顶处有无云锦杜鹃的出现,只望见一棵小小的“疑似云锦”,花开一小簇,被一大片松柏绿植包围,斜出在山崖间,花开粉红,却是弱弱的孤独状。 绝望的最后是希望,希望之后是惊喜。车子堵过最后的米,竟看到一个停车场。停车场出一辆车,进一辆车。在等待进入停车场时,所有人发现:我们的车已在华顶山上,我们的四周,一簇簇的云锦杜鹃,已经将我们围裹起来。 车行最慢的跋涉、一路的焦虑,释然了。这是朝圣华顶云锦杜鹃应该付出的致敬节奏啊。我们一下车,就遇见由山东开来的一家三代六口,年龄最大者81岁,路上开了14个小时——我们是小巫见大巫。 华顶梦中的花海蓦然出现了,满目云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悦人畅快,洋洋洒洒成林多亩,在凹凸的山顶间起伏盛放,向周围散落开来的竟有千亩以上。它们非灌木贴地而生,而是高达4米至9米的乔木树。盛放的杜鹃花间,又有黄山松、柳杉、望春花等相伴而生,红红绿绿白白相间,景观甚美。 天台山华顶的云锦,被我们实实在在候着了,逮住了。所有行前计划的追踪和上山沿途的“受苦”,都得到舒心爽目的回报。我甚至想,当年的徐霞客到此,真的望见了如此盛况的云锦杜鹃了吗? 山顶往西,是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用十多年的匠心着力,开辟出的“新西园”,百亩云锦杜鹃呈一个“集团军”似的盛放,赏花拍照的人潮在树间花间涌动。这些云锦杜鹃,树龄均两三百年,它们每年7月孕蕾,直到第二年5月开花,就像人的十月怀胎,汇集了天地之精华,吸取了华顶氤氲的灵气。每棵树一开花,计有千朵,灿若云霞,故云锦杜鹃又获一美称:千花杜鹃。 作为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高大乔木的云锦杜鹃枝干苍劲似松柏,盛放的花可比娇艳的牡丹。华顶山上有30多名护林人,养护着这块千亩云锦宝地及其他花树。往华顶东北方向走,可攀山路达最高峰,亦可走入幽静的千年古树林。修葺一新的山路两旁,整旧如旧的斜坡茅草顶房上,覆盖生长着一棵棵或成群或单树的云锦杜鹃,诗意浓郁,景色独特。山边的一棵云锦杜鹃,枝干大幅度倾斜而出,在我们高高的头顶上。应该是山上千年持续一贯的风力所致,枝干强劲地从左向右地伸展、起伏、弯曲,大干小枝最终翘首向上,整体形象可与沧桑的黄山迎客松相媲美。而当日,这棵“迎客云锦”在我们头顶盛放自己所有的千朵杜鹃,以饱满的姿色,向世间述说自己的最美最好。可谓“一树千花竞开放,一眼千年醉游人”。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本文作者:郑宪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hd/7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吉祥大戏院重张名家名段唱吉祥艺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