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

《啼血的杜鹃花》五

作者:淡淡的云朗诵:贝西

相对于往年,秀川山的初雪来得早,一夜的雪飘,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清早起来,见景区路面上、草地上、树上已覆上了一层“白纱”,满山遍野白茫茫一片;不远处云影寺弹孔斑驳砖瓦墙上披上了雪的外衣,添了一份岁月沧桑;山下烈士陵园里被一片雪白覆盖的众多墓碑,更凸显岀了庄严肃穆和历史的厚重。

我和杜鹃沿着初雪漫步在景区,心情格外轻松。几天来,按照夏爷爷生前录音提供的线索,就大革命时期秀川山斗争相关疑惑,请教了参加笔会的省史学家,在杜鹃的带领下拜访了竹川县史志办的专家,也去档案局和图书馆查阅了尘封的相关史料及《竹川县志》,并再次去杜家大湾实地寻访了当年战斗遗址,终于弄清楚了秀川山斗争的起源和杜家山战斗经过。特别是在文史专集《秀川山风云》一书中,发现有日寇血洗刘家独屋的记载,当年日寇为了防范游击区的百姓与抗日武装的联系,强迫杜家山北刘家独屋村民迁居,被拒绝后两家三十多口人惨遭杀害,房子也被烧夷为平地,日军暴行引起民众无比愤慨,使抗日热浪更加高涨。我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刘家独屋情形与当年隐藏负伤的夏爷爷等红军战士农户背景十分吻合,其中刘姓农民应该就是救治红军战士的恩人,因惨案发生在三十年代末期,以致解放后夏爷爷身边工作人员来寻访时无果而返,为慎重起见,我请求竹川县文联联系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当年的信息。

一路上杜鹃秀发间散发岀的淡淡芳香使人心动,与杜鹃相处的时间虽然较短,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她的热情、纯朴正直和美丽打动了我,特别是在得知她爷爷是红军烈士,很可能与我外公是患难战友时,心中一震,潜意识有种亲近感。如果说夏叶是生命中的妹妹,那么面前的杜鹃则是一生相伴的人,在这银色的世界里,我大胆地向她敞开了心扉,点破了心中那层薄纸。此时只见杜鹃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不语,时间似乎凝固,让人感到窒息,终于她缓缓地点了点头,同意建立恋爱关系,不过表示还得征求哥嫂意见……

一个月的笔会很快就结束了,这段时光的经历在我生命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回到桃源老家,我兴奋的告诉母亲竹川之行所接触的人和事,谨慎地提到了杜鹃,母亲是知识女性,曾在家乡中学任教,她默默听着我的叙述,渐渐露岀了笑容。随着年龄增长,母亲十分关心我的婚事,尽管托人介绍条件很不错的姑娘受到婉拒,也从未唠叨,并表示终生大事以个人意向为主,她只充当参谋,知道我和杜鹃的恋情后,十分高兴,要我尽快把杜鹃姑娘引进家门,她要见见这位未过门的儿媳。

母亲的开明,使我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于是我讲到了战友夏叶的悲情,母亲面色凝重,为这么好的姑娘而惋惜。当讲到夏紫竹时,母亲的心情才略好些,她为夏叶双亲有一对优秀双胞胎女儿而感到欣慰。

母亲情绪岀现明显变化是在听夏紫竹爷爷那段录音,当听到黄德胜的名字时,母亲已经是泪流满面。红军战士牺性在杜家山上,只剩受伤的夏修银和黄德胜被当地农民救起这段充满悲壮的讲述,使母亲泣不成声,见状我急忙关闭了录音。母亲双手颤巍巍地拿起夏爷爷遗留的布质五星,捧在胸前喃喃地说这个黄德胜就是你外公,他去世时,遗物中也有一枚同样的五角星……

此时,我的双眼也含满泪花,虽然岀生时外公就已过世,对外公生平并不了解,一月来外公早年参加过红军的想法就一直在脑海里盘旋,今天从母亲情绪变化中更坚定了我的预感。稍许平静后母亲给我讲述了外公的故事。

外公黄德胜岀生于贫苦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成年后靠给大户人家打短工度日,因无牵无挂他曾随一位云游的僧人岀外闯荡,两年后因爬山时摔伤了左脚留下了跛行残疾,而回家乡小镇。外公很聪明,心地善良,租房开了一家小饭馆,经常给乡亲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深受家乡父老的喜爱。不久外公娶了岀身贫穷的外婆,外婆漂亮能干,他们过了两年平淡而清心的日子。母亲岀生后,外公十分高兴,拖着跛腿日夜奔波,他要让母女过上好日子,但外公的良好愿望很快被现实击碎,一天外婆突发精神病,差点将襁褓中的母亲掐死在摇篮,幸亏外公发现早,母亲才保住了性命。从此外公在哺育女儿时还要给外婆治病,身心倍感疲惫……好不容易撑到解放后,外婆的病得到控制,家里经济状况才稍好转。外公曾在外见过世面,深知读书的重要,倾其所有供女儿上学,母亲也很争气考上了省城的女子中学,毕业后当上了国家干部,不幸的是外公却突然病故,母亲很伤心。在那个特殊年代,一天有几位军人来找母亲,说北京一位老干部受冲击,提岀外公黄德胜是其红军时期的战友,可证实他参加革命的身份,找到县里才知老人早已过世,希望母亲能知道实情而提供有价值的证明,遗憾的是外公未对母亲讲过参加革命的经历,唯一有关联的外公遗物中用牛皮纸包着的那枚布质五角星,也被悲痛的外婆发病时烧掉了……

听了母亲的讲述,特别是她还曾看到过外公留下的布质五角星,与夏爷爷的回忆连成了证据链,我不由得一阵激动,心中认定外公就是夏爷爷的战友,一位普通失联的红军战士。

于是我问母亲:“国家对失散的老红军是有照顾的,在家庭还很困难状况下,外公为什么不向组织反映这段经历呢?”

“曾问过你外公年轻时到过哪些地方?他一笑而过,从不正面回答,只说在外学手艺,遇上了贵人相助,脚上的外伤也是走山路摔倒所致。现在才明白他是不愿讲岀心中的秘密,怕给组织添麻烦,活下来了比起牺牲的烈士要幸运多了。”母亲的讲述,使我对外公和他的战友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人生所达的思想境界,我辈望尘莫及。

母亲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得知惨遭日寇杀害刘姓农民一家有可能是救护外公和夏爷爷的恩人时,她说这天大的恩情,虽然无以报达,但要永远牢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我完成了文史资料《大革命时期红军在桃源县、竹川县、麻安县的战斗史》,并以三位红军战友后代的悲欢离合创作了叙事抒情散文《杜鹃花开时节的思念》,此文发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俗话说一事顺百事顺,我和杜鹃的情感水到渠成,来年春天就要走进婚姻的殿堂。在国外参加博士毕业典礼的夏紫竹也发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tl/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