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维基在非洲大陆生活着鸟界的“骗子大师”,它貌不出众,有卓越的学习能力,会多种“外语”,会模仿50多种动物报警叫声。还大胆创新,通过整合各种动物而改良出独特的信号。喜欢跟在猫鼬、斑鸫鹛等动物的身后,欺骗它们,窃取它们的食物。它就是叉尾燕卷尾。一只小非洲杜鹃正在挪走叉尾燕卷尾鸟巢里的一颗蛋。杜鹃的蛋比其他蛋长得更快,这也使得小杜鹃能够抢先逃脱竞争。一只燕卷尾在喂养被掉包的幼鸟。它还在努力为幼鸟遮挡阳光,随着外来的幼鸟越长越大,为它遮挡阳光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它还天性好斗,经常突袭老鹰、猫头鹰,甚至是蛇和猫鼬。但就是一个狠角,一个老司机也被骗了。每年春天,叉尾燕卷尾在热带草原树丛的树干细条上筑窝。等到雌鸟准备下蛋,配偶们提高警惕,以防雌性非洲杜鹃偷袭。和其他种类的杜鹃一样,这些雌性非洲杜鹃会竭尽全力欺骗其他鸟类,让它们帮忙养大自己的幼鸟。对非洲杜鹃来说,叉尾燕卷尾就是目标之一。杜鹃会查看居住地这一带所有的鸟巢并监视筑巢进度。它只会产下和叉尾燕卷尾蛋极其相似的蛋,大小完全一样,而且颜色和花纹也一模一样,并且和燕卷尾同时产蛋。图片:HBW叉尾燕卷尾知道杜鹃是个麻烦,所以会赶走它。但等到雌燕卷尾产下蛋后,它需要抽空飞离鸟巢给自己找食物,这对它继续孵化鸟蛋非常重要。等到它飞走后,雄鸟就会看守鸟窝。为了欺骗雄鸟,一对杜鹃夫妻会配合,雄杜鹃分散雄燕尾卷注意力,雌杜鹃会趁机溜进鸟巢,挪走燕卷尾的蛋,并且换成自己产下的蛋,这一过程只需要几秒钟,所以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每个叉尾燕卷尾产下的蛋都有不同的颜色,从白色到淡红再到浅黄。花纹也不同,从没有花纹到有少数斑点再到满是斑点。雌杜鹃就得匹配其他蛋的特性,这样它产下的蛋就不会被挪走。这是场赌博。每只杜鹃只能产下一种特性的蛋。如果幸运,产下的蛋和窝里的相配。如果不幸,它的蛋会被发现,肯定会被挪走。叉尾燕卷尾锐利的鸟嘴啄穿它,并将其挪到一边(杜鹃鸟的蛋壳比其他的鸟蛋厚,可能是为了防止被“主人”发现啄穿)。多疑是叉尾燕卷尾的天性。有杜鹃和叉尾燕尾卷的对抗是一场感知和身体的较量。在接下来的16天,叉尾燕卷尾配偶通常会轮流孵化自己的两三只蛋,但现在杜鹃鸟蛋掺和进来,这个家就被毁了。雌杜鹃还给了自己的幼鸟一个优势:相比其他鸟类,雌杜鹃将蛋在体内多存留了一天,使得它长得更大一点。这意味着能比燕尾卷的蛋更早孵化出来。暂时看不见,而且体重只有几克的杜鹃幼鸟将要完成极具困难的任务。它将身体移到其他蛋下,将这些蛋推到鸟巢边缘。每推动一点,杜鹃幼鸟就会休息一会,为下一次推动积攒力量,直到所有的蛋都被推掉。如此一来,就能独享父母的照顾,并且进食所有的食物。幼鸟强烈的求食欲望让叉尾燕卷尾不断地给它的嗉囊填食。等到天气变热,它们会展开翅膀让幼鸟躲在身下,直到再也遮不住阳光。3周后,长大的杜鹃已经无法在这个鸟巢里容身了。但叉尾燕卷尾仍在继续喂食,就算幼鸟早已羽翅丰满。在对入侵者继续无用喂食8周之后,它们就失去了再次繁殖的机会,必须再等一整年才能再次当父母。这只非洲杜鹃幼鸟准备推走其他鸟蛋,以免其孵化后会和它抢食,而这些蛋是它的新父母产下的。左侧为叉尾燕卷尾的蛋,右边的是非洲杜鹃蛋。文章部分段落摘编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的故事-BBC动物世界的传奇》一书。作者鲁珀特巴林顿(RupertBarrington)、迈尔斯巴顿(MilesBarton)、伊恩格雷(IanGray)、迈克尔高顿(MichaelGunton)、汤姆休琼斯(TomHugh-Jone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tl/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