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必练习题

题目

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任务:

运用课堂乐器与歌唱共同表现已学会的歌曲《顽皮的杜鹃》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答案解析

一、教学目标

感受音乐形象,表达对杜鹃的喜爱,进而激发热爱环境和小动物之情。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编创等音乐实践,增强机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风貌和音乐风格。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老师播放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学生欣赏的同时思考乐曲描绘的场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新授

1.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在这首作品中杜鹃是什么形象?(顽皮、可爱、贪玩、机灵……)

(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欢快)

2.再次播放乐曲,请同学们根据歌词和谱例,思考乐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6个)

3.发现乐曲由6个乐句组成,主要的节奏是××∣××××∣×××∣

4.全班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拍打出这个节奏。

5.依据谱例,跟随教师伴奏,演唱乐曲的旋律,注意声音要优美,演唱的情绪欢快活泼,遇到高音可用假声进行演唱,注意嗓音的保护。

6.加入歌词,跟随钢琴伴奏进行演唱,注意演唱时声音的起伏,当演唱杜鹃的叫声“咕咕”的时候,可用俏皮短促的声音进行演唱。

7.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三组,演唱组、三角铁伴奏组、双响筒伴奏组。

三角铁:×∣×××∣×××

双响筒:××∣××××∣×××

3、节奏编创

本节课出现的节奏是×××,请同学们以4/4拍为节拍,自由创编一个八小节的节奏,创编完成后可上台进行表演。

4、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对比管弦乐曲和歌曲的表现风格有什么不同。

2.请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其他不同风格的管弦乐作品,或欣赏圣桑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

三、设计意图

①七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②七年级的学生需要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结构,欣赏、分辨不同题材与形式,聆听世界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其他音乐作品。

③七年级的学生处于变声期,在授课过程中更需要教授给学生一些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并提醒学生加强对嗓音的保护。

④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年版)》的要求,七年级的学生需要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编4—8小节的旋律短句或短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进行自由的编创活动。

略。

文字

综合网络

由教师帮官微综合整理侵必删

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xr/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