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说起背唐诗,男女老少谁都能张口就来,就连三岁的小娃娃也会“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唐诗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部编版语文课本,更是将传统文化推到非常高的地位,老师要求孩子们必须掌握这些古诗词,于是每天早上我都让孩子背一首唐诗。但儿子经常会今天背明天又忘,或者张冠李戴,实在是让我头疼不已。

其实这也怪不得孩子,唐诗离我们太遥远,很多诗句的意思孩子根本不理解,自然在背诵的时候产生障碍。世面上不少唐诗解释的读本我也买过,但干巴巴的内容始终引不起孩子的兴趣,读读就扔在一边。

最近倒是淘到一本挺有趣的诗词教育书——《五堂诗词课》,是专门写给孩子的诗词读本,非常适合我们小学生。作者的笔名很有意思,叫做“野狐狸”,本名周吉,他是一位历史和诗词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位奶爸。

这本《五堂诗词课》就缘于他给儿子“小狐狸”的家教启蒙。自孩子从幼儿园起,“野狐狸”就坚持在家中传授诗词知识,运用“搭积木”的方式讲解诗词创作过程,通过“场景、感情、诗人、意象、格律”五种元素,逐一解析诗词背后的知识点,有趣更有料。全书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来讲解,通俗易懂,我儿子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都舍不得放手呢。

下面找一首小学生语文课本上的《梅花》一诗来举例,看看“野狐狸”是如何将历史、背景、人物等知识融于一体,向孩子们娓娓道来的。

梅花北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野狐狸”将这首《梅花》归于“意象”这一篇,除了梅花,这篇还有杨柳、菊花、蝉、杜鹃、羌笛、江水、月亮等等在唐诗里寄托感情的载体介绍,这些载体通常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也是孩子们最难理解的部分。

现在回到王安石的这首《梅花》,这首小诗用语是非常简单的,字面上孩子们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诗中王安石所要表达的仅仅只是赞颂梅花幽香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想要更深层地理解诗句内涵,就要说到王安石的身份和创作背景了。其实王安石在北宋历史上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他这一生最为知名的便是“变法”一事。王安石才华横溢、个性突出,行事不拘小节,但他的一些超前思想很难为同时代的人所接受。因此,他的诗里透着一种孤芳自赏的自信。

他在这首《梅花》里蕴含的情怀就是:

尽管我身处角落中,尚不为人所知,但我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主张。我不是平庸之辈,只因我正透着浓郁的幽香!总有一天,人们会见识到我的不凡,为我击节叫好!

在这里,王安石是在“以诗名志”,想着自己就是那朵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冬日梅花,充满了昂扬之气。

同样是写梅花,不同的人笔下有不同的味道。“野狐狸”还在书中介绍了其他一些写梅花的诗句,来给孩子们做比较。“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独创性地将雪和梅并写,显得妙趣横生,典雅别致。而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飘逸脱俗、口齿留香。他们两位眼中的梅花,更多了一份可爱和迷人,一点也没有王安石的笔下的那种“孤独沉重”呢!

经过这一番解释和比较,以及历史背景、人物个性和身份的知识普及,孩子们再来理解这样一首《梅花》诗的时候,就会多一份深刻的感悟,记忆起来也就更简单。

以上只是《五堂诗词课》诗篇中的一堂,其他的场景、感情、诗人和格律课也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最后一节“格律”,野狐狸给孩子们讲了唐诗为什么会朗朗上口的原因,原来唐诗都是讲究押韵。你想知道唐诗的押韵口诀是啥吗?卖个关子,自己去书中找找吧。孩子们学会了,不仅自己可以分析诗词、帮助记忆背诵还能轻轻松松地应对考试呢,作文里来两句立马就能增色不少呢!

唐诗不是仅仅靠机械背诵就能理解的,想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唐诗精髓,这本《五堂诗词课》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点击下方卡片即可下单,正版包邮!

五堂诗词课.诗篇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44.2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xr/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