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京剧艺术产生于清朝中后期,到如今也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而京剧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以及融合,并且也借鉴过西方的一些表演模式。

像著名的京剧大师尚小云就曾经演过一出《摩登伽女》,这出戏的题材并不是我们熟知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我们传统题材的故事,而是取材于古印度的故事,并且在服装上十分前卫,在当时可以说是追赶时代的弄潮儿了。

至此之后京剧大师程砚秋也曾经去欧洲游历,他回国之后就有意结合西方的表演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因为诸多原因没能成功,这件事让程砚秋大师十分苦恼。

但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京剧艺术与西洋音乐的结合一直不成功,而原因就是究竟谁是主谁是次。如果过分用西洋乐器伴奏那么势必会掩盖住传统京剧伴奏的魅力,也就造成了过度西化。再有就是如果西洋乐器介入的不明显,那么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看曾经的用电音伴奏,王珮瑜用吉他伴奏,这些最终都失败了,而原因无非就是没有做到融合,反而是偏激的抛弃了传统的京剧乐队。

而在京剧艺术不断发展过程中音乐天才于会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革命现代戏创排之时将西洋乐器与传统京剧做到了一个有效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十分成功的。

像我们熟知的《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龙江颂》、《磐石湾》都是一个代表性剧目。

说句实话,在这些剧目之前没有人做到西洋音乐与京剧这样完美的融合,在这些剧目之后也没人做到这种融合,所以这就是一种成功,称其为“天才”一点也不过分。

在“文革”这一时期于会泳官至部长,他后来直言自己有小错、无大过。他曾经与《智取威虎山》的扮演者“杨子荣”童祥苓老师有矛盾,其实矛盾无非就是童祥苓老师性格直爽而于会泳性格自尊心极强。当初童祥苓老师曾经当众给于会泳提过意见,后来也还建议于会泳注重男女关系。其实童老师性格就是如此,那就是直率,他给于会泳提醒无非是怕他因为私生活影响自己的艺术道路,而他能直接跟于会泳说就说明他心底无私。

后来童祥苓老师也因为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嗓子长小结被迫退出了舞台。但是童祥苓老师在“文革”后没有说过一句于会泳的坏话,并直言其是有艺术造诣的!

其实人品是人品,而艺术是艺术,可以说于会泳的艺术造诣在现在的文艺界是没有的!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btl/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