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方式打开茉莉花一位台湾音乐教
哪有专治白癜风的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新华社福州10月27日电题:别样方式打开《茉莉花》——一位台湾音乐教授的艺术辅疗探索新华社记者刘畅“《茉莉花》这首民歌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徵调,徵调式乐曲活泼欢畅,具五行中的‘火’性,让人心情愉悦、益气安神。”这是台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赖锡中为他的艺术辅疗对象开出的“音乐处方”。这位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辅疗研究的音乐家认为,中国音乐的“五音”与“五行”一一对应,也关联着人体五脏,可感染、调理情绪,促进身心健康。他所从事的“艺术长照”工作,是不少台湾艺术工作者探索的新领域与新职业。赖锡中正在福建参加“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日前向新华社记者谈起他的中国民族音乐探索之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赖锡中从小喜爱音乐,年少时家里希望他做水电工贴补家用,但他偏偏用辛苦做工赚来的钱苦学二胡,又如愿考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取得音乐硕士学位后,赖锡中入职高雄市的民乐团,后担任团长。上世纪90年代,两岸文化交流热潮兴起,他曾率团赴大陆多个城市巡回演出。“那时乐团间的乐谱是流通的,我们排演了京剧《杜鹃山》中《乱云飞》选段的民乐版,难度非常大,在北京音乐厅演出非常成功,还去了哈尔滨、上海等城市巡演。”回忆起当年登上大陆舞台,赖锡中仍难掩激动。从乐团辞职后,赖锡中走进台南艺术大学成为讲师。第二年就晋升副教授,他却决定让自己“变回学生”——考取了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工作日在台南教书,寒暑假则师从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主攻儒家传统祭祀音乐。从小听着台南孔庙祭祀音乐入迷的赖锡中告诉记者,台南孔庙的祭祀音乐与台湾其他孔庙不同,添加了中国古老的器乐曲调“十全腔”。“十全腔”是清代道光年间自闽浙一带传入台湾,并进入台南孔庙的礼乐体系。作为闽台同源的传统音乐,对它的整理记录是两岸音乐史研究的共同课题。30多年来,赖锡中对台南孔庙祭乐的研究从未中断。他认为,有社会责任的研究者应走出象牙塔、走入民间。以艺术促进健康,就是他正在深耕的新事业。台南艺术大学远离市中心,赖锡中发现,学校附近社区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外工作,空巢老人比例很高。于是,一个“艺术陪伴”计划在他脑海中生成。“年开始,我们把音乐课堂搬进了社区。”“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教老年人一种音乐行为,如唱歌、舞蹈、打鼓,二是请老人教年轻人,可以是本地历史、非遗制作,或讲故事。”他说,互学效果好过单向学习。有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65岁以上人口逾万,约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7%。如何帮助老人幸福安度晚年,是两岸共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hd/7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京京剧院的乌豆实则就是杜鹃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