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百里杜鹃普底乡迎丰村,一整片茶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茶树一行行、一排排,层层叠叠,远远望去,满眼青翠,轻云薄雾,村民正娴熟地为茶园除草,现场欢声笑语,几间民宿、几处凉亭点缀其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村美景。普底乡迎丰村茶园。“百里杜鹃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与茶产业相互融合,打造茶园2.2万亩,完成茶园认领(承包)农户户,部分农户自管茶园有的已突破每亩元产值。”茶园负责人李腾胜介绍说。近年来,百里杜鹃大力推进植被恢复、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不断厚植生态底色。截至目前,完成营造林23.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11.1万亩、国储林项目5.4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9%以上,生态环境“颜值”不断提升。普底乡迎丰村茶园务工群众。“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百里杜鹃,人们用心用情守护得来的绿水青山,正不断释放出经济效益,成为大家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今年种植天麻余亩左右,预计产值余万元。”在普底乡颍川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负责人罗旋笑着算起丰收账。他说:“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种出来的天麻品质相对较好,加之天麻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明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普底乡颍川村天麻种植基地采收的鲜天麻。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红丰村,主要生产加工纯天然保鲜天麻、鲜品速干工艺的天麻即食产品、养生汤包等。“年,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在普底乡发展林下天麻、冬荪种植余亩,累计带动余户脱贫户实现户均年增收元以上,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余个,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立足生态、专注品质。”普底乡党委书记陈百文说:“目前,全乡林下天麻种植00亩,预计总产值达万元以上。同时,依托百里杜鹃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优势,大力发展天麻研学游,将天麻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持续带动天麻产业绿色化、生态化发展。”普底乡颍川村天麻种植基地采收的鲜天麻。不只是普底乡,当下的百里杜鹃,将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的生动实践随处可见。沙厂乡百果村,71岁的唐安兴老人种植的中药材今年预计产值40余万元。他告诉我们,村里几乎每家都有种植中药材。“真没有想到啊!今年的杜鹃兰会生长得这么好,按现在的市场价格,保守估算也能净赚多万元。”同样在沙厂乡,营竹村的张小军最近比较忙,他种植的中药材杜鹃兰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吸引了很多药材商和中药材种植同行。沙厂乡百果村农户种植的杜鹃兰。“截至目前,百里杜鹃经营和利用林地达60余万亩,林下经济龙头示范带动企业3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3家,带动发展林下生态茶、中药材、食用菌、仿野生天麻等产业4万亩,林畜2.34万头、林鸡18.8万羽、全产业链产值达5.5亿元,带动2.4万群众增收。”百里杜鹃林业局局长龙正忠介绍说。如今的百里杜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山区绿色发展新路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章龙编辑周章龙二审谢朝政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yzz/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