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

其实建国后出现了剧院团制度,而京剧演员成为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这一时期京剧演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要知道,过去京剧演员被称之为“戏子”、“下九流”,这地位那是十分低的,可以说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而建国后京剧演员成为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再有就是待遇问题,在过去京剧演员四处跑码头唱戏那是很苦的,虽然名角儿收入很高,但是并不是有保障,而建国后京剧演员在剧院团之内任职,并且有着固定的工资保障,这其实是好事。

尤其是最初对于京剧演员十分看重为什么这么说呢?像最初对于京剧界的演员十分推崇,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周信芳二位被称之为“艺术家”,其实过去的“艺术家”含金量和现在“艺术家”的含金量那是有很大差别的。

再有就是我们看最初京剧界梅兰芳、周信芳、李少春、马连良等等京剧大师的工资非常高,一个月一两千元的工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可以说是天价的工资了。

后来革命现代戏创排一些京剧老艺人逐渐退出了舞台,而革命现代戏主演成为了文艺界的主流,并且后来一些剧目被称之为样板戏,这样一来地位那就是非常高的了。这一时期文艺界有样板戏三巨头这一说法,也就是于会泳、钱浩梁、刘庆棠这三位,这三位或许艺术不如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但是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他们,他们在这一时期已经不仅仅是艺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是文化界的负责人了。

钱浩梁

钱浩梁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武生、文武老生,其曾经受教于盖叫天、尚和玉、李少春等名家。

钱浩梁老师在《红灯记》中饰演主角“李玉和”,他也塑造了一个最经典的“李玉和”。

钱浩梁老师当时也身居高位,但是后来也退出了舞台,重回舞台之时也是垂暮之年。

于会泳

于会泳著名的音乐家,其有着“才子”的美誉,他直接参与了《海港》、《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等剧目的创排。

后来于会泳也是文化界的负责人,但是后来也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离开了。

刘庆棠

刘庆棠著名的芭蕾舞表演艺术家,其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塑造了“洪常青”这一角色,这一角色精气神十足,身段和表演都是十分的潇洒的。

刘庆棠后来也是退出舞台了许多年,晚年他在大学担任过老师,也创办过自己的艺术学校。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bdf.com/zgnmxr/6810.html